環保部嚴控重點區域污染物指標交換
今后,建設項目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以下簡稱環評文件)審批前,須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此外,環保部發布的《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審核及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要求,PM2.5年平均濃度不達標的城市,二氧化硫等四項污染物均需進行兩倍削減替代。
環保部表示,需要取得排放問題指標的污染物包括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辦法明確,建設項目在進行環評審批時,應先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它是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同時,建設項目環評文件應包含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內容。
辦法表示,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審核及管理應與總量減排目標完成情況相掛鉤,對未完成上一年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的地區或企業,暫停新增相關污染物排放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
在辦法中,環保部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主要大氣污染物“可替代總量指標”交到其他區域,但重點區域不得接受其他區域主要大氣污染物“可替代總量指標”。環境質量未達到要求的地區,不得接受其他地區相關污染物“可替代總量指標”。
辦法稱,上一年度環境空氣質量年平均濃度不達標的城市、水環境質量未達到要求的市縣,相關污染物應按照建設項目所需替代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的兩倍進行削減替代(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的除外);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不達標的城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揮發性有機物四項污染物均需進行兩倍削減替代(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的除外)。
環保部嚴禁重復使用“可替代總量指標”。辦法表示,以欺騙、謊報等不正當手段取得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替代削減方案審核意見,視為無效,并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據專家介紹,實施“倍量替代”,主要是因為某些城市和地區污染過于嚴重,通過倍量替代來迫使這些地區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所謂倍量替代,是指所有新建、擴建和改建項目必須符合環保要求,其新增的污染物排放量必須用區域內其他項目的削減量進行替代,削減量應達到新增量的一倍以上。需要替代的削減量,可通過本企業內部淘汰、關閉、搬遷改造和污染治理等措施獲得,或通過削減該建設項目所在區域內其他現有污染源的排放量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