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三到五年風電設備行業應有大改善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介紹了引導風電設備行業健康發展的相關情況,并在回答記者答問時表示:由國家能源局科技司牽頭,涉及到的所有部門都有,已經成立了風電行業標準領導小組,檢測能力已經安排,比如中國科學院已經安排他搞葉片的檢測,這個實驗室正在建設。我們已經安排國家電網公司建設實驗風電場。我相信今后三到五年,我們的風電體系和大家對風電設備的認知能力會不斷提高。從這幾年風電演變過程當中,我覺得三到五年的時間應該能有一個大的改善。
風電產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自主**能力不強,主要依靠國外技術的引進。比如我們所有的設備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或者國際合作,自主開發的能力還不強,和國外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現在由于時間比較短,產品的質量、產品的可靠性方面也有一些差距,現在要準確地判斷和國外的差距有多大,沒有定性定量的指標,但是風電產業也是經驗積累型的產業。現在總的來講,還是有一些小的毛病。
**,我們缺乏一套完善的檢測認證體系,風電機組是需要檢測認證來判斷它的好壞,但我們現在已經有一些能力,但是能力不夠強。檢測能力不強,使這個產業難以準確判斷設備的優劣,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制約。現在大家講風電設備投資相對過熱,因為風電是以產業鏈為主的產業,引進一套設備,買一套圖紙,就可以來生產設備,這個門檻比較低,因為主要的零部件企業,比如我們的電機、齒輪箱這些產業并沒有出現新的重復建設,沒有一家為了風電建設一個電機廠和齒輪箱廠,所有建設的都是整機企業,蓋一個廠房,所以這種重復建設容易出現。我們現在講重復建設,現在大家都想進入這個行業,現在投資這個行業有點盲目,目前來看近期難以消化這么多的產能。當然,現在70多家設備制造企業,真正具備能力的可能只有10家,真正形成批量的可能就3家。通過適當的引導,來提高大家對這個行業投資的風險,對促進這個產業的健康發展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們現在真正制約風電快速發展的因素主要還是電網運行的問題,一個是受風能資源,大規模風電建設對我們現在傳統電力系統帶來了影響,這個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二是我們現在很多風能資源在北方,北方地區風能資源大多數集中在冬季,北方又要供暖,供暖的負荷又不能靈活運行,這些負荷特性和電力結構的特性,也是北方地區冬季的風電出現了運行困難,這些都是我們現在風電發展運行的矛盾,這些矛盾的解決,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大家很好的研究,研究風電的特性,研究電源的特性。為了促進風電的發展,大家都知道風電是現在**備規模化開發利用的一個新能源技術,做好風電的發展,使我們來應對氣候變化、減排溫室氣體、滿足能源需要這樣一個*重要的措施。為了推進風電的持續發展,要加強風電的規劃,特別是風電場的規劃與電網規劃的匹配,能夠實現風電建設與電網同步建設。加強運行技術方面的研發,深入研究風能的特性,風電的特性是有規律的,我們要針對風電的特性做一些風能資源的預測和適應風能發展的一些電網的建設和管理。
另外,合理配置資源,要加強現有水電等靈活電源與風電的配合,要加強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整個增強電力系統消納風能的能力。從風能設備來說,還是要嚴格控制風能設備的產能低水平擴張,所謂低水平擴張,我們現在已經批量生產1.5MW,就不要再做1.5MW,如果有更高水平的,比如給3MW、5MW,這個應該支持。核心要依托一些檢測設備、檢測認證機構來建立準入機構,對一些設備企業能夠進行科學的判斷,對它的技術成熟度和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二是加強風電對招標方面的管理,因為我們現在受一些政策的影響,風電設備的無序和地方政府的保護是緊密結合在一塊兒的,很多地方為了培育自己的新的增長點,要求設備企業必須要在當地建立設備制造廠,在當地建設風電場就需要使用他們的設備,這樣對風電設備市場的布局也造成一些混亂,也促使當前風電設備無序擴張的原因。所以,要加強風電招標的管理,要公平、公開、公正,要統一招標市場。
第三,加強檢測認證能力的建設,真正提高風電設備質量,保證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措施,要求今后的設備必須通過檢測認證機構的認證,通過風電場的實驗,才能使風電能夠真正推向市場。因為我們當前還缺乏完善的機制和相關機構,所以很多設備到現場去檢驗、檢測,現場通過實際工作去驗證,這是我們現在不能很好地對這個行業質量進行很好把握的原因。
第四,支持風電設備的國產化,鼓勵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如何鼓勵優勢企業做大做強?過去我們采取一些招標的方式,設定門檻,凡是達到這個門檻,達到條件的,就支持它繼續做大。我們希望能夠瞄準現在國際**的設備企業,比如像維斯塔斯,培育一些水平更高的、規模更強的,力爭使我們的設備制造企業也能夠有幾家企業真正在全球風電市場上站得住腳,能夠形成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風電企業,這樣才能使這個產業持續地健康發展。